党有号召,团有行动!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风雨同舟,迅速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攻坚战中。与此同时广大团员青年以多种形式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当好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宣传员”和“保障员”,用责任担当和青春奋斗筑起“青春防疫长城”。面对此次新冠疫情,宿豫中学团支书有话说……
奔赴盛夏
——高三(19)班团支书 范康宁

长长的黑夜不会黯淡很久,最冷的天也会离去,春风夏雨会如期到来,跨过每一个辛苦日夜,奔赴盛夏。
——题记
庚子鼠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席卷华夏土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中国人的心中打响。而我们这一代人,也将在不久的六月登上高考的战场,去奋力拼搏自己前进的目标。
一座不垮之堤必有坚实脊梁,身处危难之国必有扶国英雄。一位位中国医者身披白衣,在寒夜中逆行,命悬一线;一个个中国工人头戴头盔,在寒风中坚守,创造奇迹。他们的一封封请战书坚定地写上自己的名字,一个个逆行背影秉承赤诚之心。这是国家的儿女,是国家的主力军,是国家的坚固脊梁。
“哪有什么英雄,只不过是有人需要,而有人愿意牺牲罢了”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七十三岁的李兰娟医生,不惧疫情,不惧年龄,挂帅逆行,英勇的担任着这场战争的领军者,让我们亲眼见证了初心与使命。“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者前辈的样子,救治病人,从死神中抢人罢了”昔日被保护的九零后成为了这场战役的主力军,他们瞒着父母,瞒着子女,投身于战争中,不惧生死,以身报国。舍弃了一头乌亮的黑发露出了最美的发型,无意间的撩发,抚了抚白衣,告诉自己这是责任。护目镜的压痕在还青春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告诉自己,不能哭,护目镜会起雾。为国家拼尽全力的你,是这个春天最美好的身影。他们也有疲惫,他们也有难过,他们也有崩溃,但他们依旧义务反顾,奋力前行,这是他们的时代留给他们的印记。这一次,山河无恙,人间有情。待春暖花开,你们也会平安归来。
我们作为高三学子,做不成战役的主力军,却在家中,点燃了一盏小小的星辉。我们注定是特殊的,生于非典,战于肺炎。我们见证了无数逆行者用生命换来的胜利和喜悦,我们也迎接着不久将来痊愈强大的国家。在家中,每日刷新着疫情的最新消息,看着一个个病人的治愈,目睹着一位位逆行者带给我们的希望,见证着每一个华夏儿女坚定的身影。心中油然升起的是自豪,对国家的自豪。而自己身处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有怎能不更加的刻苦学习,更加的努力奋斗。我们需要奋力奔跑,争做国家新时代的领军者,我们需要扛起重担,肩负起国家的使命。我们当代青年人,应当不怕苦,不怕累,有目标,有信仰,逆风争渡,不负韶华,一路高歌。路还很长,前方的危险要自己挡,前头的困难还是要自己扛。看着前线的白衣战士们,我们只能选择拼尽全身的力量,让他们知道,没关系,中国还有我们,我们也会是未来撑起灾难的新一代。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我坚信,终有一天,疫情肆虐的土地会钻出耀眼的阳光,绽放出最绚丽的樱花,奔赴盛夏。而我们,也会在六月,在阳光闪耀的盛夏,将梦想的青春寄于双手,不负韶华,不负自己。
国士无双
——高二(1)班团支书 杨启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写到:中国人一直都是幸运的,他们总是被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题记
17年前,非典肆虐,当时中国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首席专家洪涛草率的定性了非典是衣原体感染,抗生素有效,这就导致了医生明明知道抗生素治疗无效,却不得不用其治疗,从而加重了患者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负担。
照理说既然权威人物在权威部门发出了结论,那么下面人只要照做就好。但是钟南山院士却站了出来,挑战权威,坚持非典病原体是病毒。甚至他无畏高呼:“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无疑钟南山是那个时代最勇敢的人之一,他是个英雄。
在当代,在这个新冠病毒横行无忌的时候,在每个人都经历了慌乱、紧张、惶恐、惊疑、甚至沮丧的时候,英雄再次横空出世,给慌乱中的人们以镇定和希望,这一次,钟南山和17年前一样,还是最勇敢的人之一。
当人们怀疑疫情是否在全国暴发了,这一关乎每个人安全的问题时。钟南山告诉我们,“还是局部大暴发”,他的话就像定海神针般让国民安心。
他判断控制住武汉的疫情,就是一场关键的阻击战。于是全国鼎力驰援武汉,军民一心誓要打赢这一战!
当然钟南山院士不仅从大方向上指明了道路,而且就个人而言,他也提出警告:肯定人传人。并且呼吁人们尽量待在家中防止病毒的扩散,就算出去也要戴口罩自我保护。
于是钟南山在国民心中越发的伟大起来,他就像是一个神话,他的每一个动作,甚至都会让人们深思是否代表着什么。
就如,在2月18日,广东省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会开始时,他小声地说了一句:“把口罩摘了吧!”随后,钟南山院士率先摘下口罩。这一动作让人欣喜,更让人心安。发布会最后,钟南山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这不得不让人想,这灿烂的微笑,是否就代表了战胜疫情的曙光!于是在场的人们也跟着笑。
但是笑着笑着,眼泪却止不住的掉了下来了……
钟南山,他也曾是个平凡的生命,一天。父亲突然问:“南山,你多大了?”他回答:“36了。”父亲淡淡地说:“都36了,真可怕。”这话让钟南山惶恐,让他不得不在心中呐喊:是啊,是就此平庸一世,还是奋发超越!自此钟南山就决心以父亲为榜样,为国家、为世界留下点什么,才算不白活一世!
钟南山,国士无双,国士无双!
素素白衣
——高一(10)班团支书 严如玉

庚子年初,本该灯火阑珊,万家齐乐之时,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掩盖了一切红装,只剩那簌簌白衣的身影,他们都在奔向一个地方,都在为了迎接这个来路不明的客人而奋斗着。在那个被人们远离的“孤城”中,身着白衣的他们负重前行,尽力去点亮暗淡的希望。
这病毒来势汹汹,可怕的不是什么傲人的杀伤力,而是无法预测的潜伏期。度日如年般的,侵蚀着这条巨龙。可又回望,这条龙身上早就被折磨的伤痕累累,数不尽的堆砌了各种废物,劳累是它唯一的念想。那些被黑暗所掩盖的人是最早的俘虏,其余贪生怕死的只能看着白衣们勇登战场,拿起利刃去和病毒抗衡。
这些白衣没有鲜艳的红装,没有灿烂的圣光,没有呼风唤雨的神力,只有在这种时刻,才能被人们所发现。但他们不在乎,他们不需要人们高度的赞扬,却能一心一意,一点一滴的奉献,用爱和责任灌溉这荒谬的局面。他们个个拖起重担,用自己看似微薄的力量去温暖每一个被恐惧和病痛折磨的人。李文亮医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每一位白衣,坚持下去,不甘平庸,即使赴汤蹈火也要给病患们一份心安。
而我们这些被锁进在水泥墙里的,能做的就是成为国家和白衣身后强大的后盾。众志成城,用自己年轻的热血给予白衣们一份信任,一份骄傲。即使是以键盘为武器,也要防止无脑之人唾弃的诋毁;即使是以手笔为武器,也要挥洒情感,奉献一份力量;即使是以学习为武器,也要认真负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好自己该做的,抛弃懒惰和懦弱。
白衣们每天起早贪黑,不辞辛劳的努力终是换来了病况的丝丝好转,而人们就像是忘记了“孤城”的清冷,每天密密麻麻记录的新增病患,白衣战士操劳的汗水。人们按耐不住被家门禁闭的压抑,陆续到外面聚集,甚至摩肩接踵的像平常一样。抗击疫情从未停歇,前仆后继从未停止。
不应被一时的希望拐点的来到而放松警惕,功亏一篑。想想那些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因公殉额白衣吧。可有些被保护起来的人民群众却只会在背后嚼舌根,这是多么可耻的行为。那些白衣用自己血肉筑起来的城墙,不应该是人们眼中丝毫不值的通讯报道。
这是一个期待的春天,也是一个残酷的春天,即使没有浅浅红颜点缀,却又素素白衣守望。让我们一起成为抗击疫情的后盾,将信任托付给那些辛劳的白衣战士们,为他们点赞,为他们加油!
直面疫情,决战高考
——高三(22)班团支书 徐康文

我们绝大多数人出生在02年,在懵懵懂懂的时期经历了“非典”。高考时期,新冠状病毒打乱了我们的脚步。
但是17届考生不怕,我们怀揣这梦想,想去寻找那诗和远方。
实时播报的新闻,在我的耳畔,环绕着。它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告诉我们形势的严峻。生病的苦痛,生死离别的残忍,在这些平台上展现的淋淋尽致。
“五十的走廊,整整走了八分钟”。从病房走到医院走廊的尽头,总共五十米,平时几十秒的路程,这次走了八分钟。走廊里摆着治疗柜,要特别小心。她说:“老先生您一路走好。”这是一位护士姐姐交给我们的仪式。就这样静静的离开了,庄重而悲伤。
看到了这里心里涌现一阵阵凉意,慢慢遍布全身。生命是脆弱的,生命是宝贵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会能到大自然的馈赠。
特殊时期,我们待在家中就是抗击肺炎最好的利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否可以良好地利用时间成了最大的问题。把握住时间,才能获得收获。手中的纸笔滋养着我们,我们更加茁壮。通过这场高考的检验,获得大丰收,得到一份答卷,去与斑斓的世界共舞。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百位变成了两位。这每一天都值得我们去纪念,这过程值得我们一生去回味。高考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英勇奋战的人,才会是胜利者。我们00后绝不会懦弱,我们拥有永不言弃的少年意气和不断前进的力量,成为雪里那一缕缕阳光,照暖大地。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直面对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胜利的锦旗属于我们。
(撰稿:苏浩 审核: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