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豫中学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教学
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深航
德育
在线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德育活动 班级工作
师生
天地
教师风采 心灵驿站 教学交流
学子文苑 社团风采 学生荣誉
  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之窗 教学教研 德育在线 党团建设 师生天地 校友风采 招生招聘  
  • 1
教师博客
教师博文   博客链接
2012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移民泪
天和塔记【原创】
温州行
毛伟的博客
作息时间表
宿豫中学作息时间表公示
教学交流 现在位置是:首页> 教学交流

实验是打开物理学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发布者:han    发布时间:2012-05-15 15:30:25    阅读:1396次     [关 闭]

宿豫中学  祁干

内容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物理实验  培养  激发  创设  训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概念、规律、结论往往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总结概括得出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经指出:“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兴趣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强劲内部驱动力。兴趣是求知之源,鲜明生动的实验,可使学生喜爱学习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很重要,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1.对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让他们观察生动有趣的实验,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新奇的实验现象常常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使他们兴趣盎然。在刚开始上的第一节“引言”中,除了做课本中几个实验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了矿泉水瓶增加了几个趣味性实验。一矿泉水瓶底部钻一小孔,向里面倒水,会看到水不断流出。在此提出问题“如果盖上盖子拧紧,会看到什么现象?”“仍流出来吧?”“不会”“流的慢些”“不知道”—— 多种可能的情况都出来了。“那到底谁的猜测正确呢?现在就拧紧盖子揭晓答案。”想知道结果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当拧紧盖子,学生看到现象之后,一部分喜悦,一部分眉头紧锁“怎么会这样?”还有的学生叹道“真神奇!”我又趁热打铁“想知道原因吗?”“想知道”异口同声的回答。“好好学习物理吧,学完大气压强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认真学习大气压强埋下伏笔,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很多学生因为本节引言部分的小实验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实验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操作行为。学生观察实验,自然也会产生自己动手的欲望。设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边学边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愿望,更重要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品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提高兴趣,增强信心,增强学习的欲望,进而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如在讲固体可以使用“土电话”通话时,有的组拿起“土电话”顺利的进行通话,明白固体可以传声,而且传声效果比气体好,但有些组由于棉线没拉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去做,而是让他们尝试如何改变实验方法才能听到对方通过“土电话”的讲话声,经过几番尝试,终于听到了,尽管比别的组听的迟一些,但是经过他们自己探索的,收获较大,体会深刻。

二、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我们知道,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从大量的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来的,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感性认识,使学生通过物理现象、过程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

1.实验能够展现典型的物理现象。实验能创造一个确实的,排除了干扰的环境,它对产生多种现象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精密的控制,排除了次要因素的影响,突出了现象的本质规律。如在探究“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时,用硬纸片快速和慢速拨过木梳,让学生听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听觉上的“尖细”或“低沉”,学生较易区别比较,因为此时实验中能较好的控制手拨动的力度,但如果在生活中让学生区分声音的高低不太容易,原因是有时不仅音调改变,而且响度也改变,多个因素都改变,较难把握。

2.实验能根据需要重复的再现物理现象。实验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以供学生反复观察。有些实验现象做一次学生观察现象不明显,可以重复做。如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把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做一次,响度小,只有近处的几个学生看到,再加大敲击的力度,现象较明显,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都看到了,前面的学生水溅到脸上了,这要比生活中有些仅是“昙花一现”的现象留给学生的印象深刻。

3.实验能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学的趣味性。实验能充分运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自觉主动地学习。如在探究“弦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准备了一把二胡,让会拉二胡的同学先演奏一曲学生较熟悉的歌,然后再分别改变各个因素进行研究,学生的感觉“真有趣,既听了,享受了,又学到知识了”。

4.实验具有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全面性。实验不仅能观察现象的全过程,进行定性研究,如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时,改变质量或速度,动能也随着发生改变,能知道动能和质量速度有关,而且这两个量越大,动能越大;还能测出有关数据,计算各量之间的数值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时,控制电压或电阻不变,改变另一个量,看电流的变化,记下数据,从而得出它们三者之间定量的关系。

“我听了,忘记了;我看了,记住了;我做了,理解了。”这是对实验与掌握知识的关系的通俗概括。

三、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训练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有效途径。而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一般来说,物理实验有以下几类基本方法,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能使这些科学方法得到训练。

1.实验归纳法。实验归纳法的特点是:实验在前,结论在后,实验就是探索规律的主要手段。如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通过大量的实验,让纸发声、敲音叉、让气球发声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体发声前与发声后有什么区别,归纳所有发声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便水到渠成了。

2.实验验证法。实验验证法往往与想象、推理、判断等思维形式结合在一起构成所谓“演绎”的科学方法。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是两种类型的研究方法。探索性实验是并没有得出实验结论,通过一定的实验探索得出正确的规律或结论;而验证性实验是假定结论已得出,通过一定的实验验证结论的正确性。通常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两种实验次数一般至少三次,教学中只要这两种方法运用得当,都具有启迪思维,探索真理的作用。

3.真实实验与理想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真实实验是具体的实践活动,可以作为检验物理真理的标准,而理想实验不但不能作为检验物理真理的标准,而且它本身得出的结论还要由真实实验来判断正确与否,因此,理想实验要依赖于真实实验。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实验中,把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密封好,用抽气机不断向外抽气,听铃声的变化,在不断抽气的过程中,听铃声逐渐减小,这是一个真实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如果把里面的空气全部抽完,还能不能听到铃响?”学生会推出“听不到铃声”的结论,这就属于理想实验法。在现实中完成不了,但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除此实验之外,还有“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也是一种理想实验法。

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首先,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 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例如,在研究原因、结果和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想象、假设能锻炼和发展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在实验操作和汇报实验结果的过程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语言表达及团结协作能力等。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实验除了对知识的掌握,智能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之外,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显著的作用。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而且能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观点、观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做任何一项实验,从设计实施到分析总结过程,得出结论,都与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密不可分,并要求听觉、视觉等器官高度兴奋,是手与脑的密切合作,想象与现实的奇妙交融,起着任何其它教学方式都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观察实验动手动脑,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学》  主编:劳剀声   南开大学出版社。

2.《物理教学大纲》(高中)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师资通识培训》    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组编,2002

 
苏ICP备2023042236号   版权所有:宿豫中学    电话:0527-84491996  地址:宿豫区学海路4号     苏ICP备2023042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