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中学 姜春云
【摘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构建和谐的高中政治课堂是我教育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的课堂基础。 本文简单分析师生关系的现状、意义,并从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和谐 重要性 建立
课堂的和谐是教育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德育课程,要完成特有的德育任务,政治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一、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构建和谐思想政治课堂的基础。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 (一)对教学的影响。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教学效果就越好,反之,教学效果就愈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建立和谐的教与愉快的学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乐学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
师生关系影响教学质量的另一方面是,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本身是影响学习的。传统意义上的政治课堂,比较枯燥,沉闷,学生学习不想学,教师唱独角戏。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快乐的情境是学生喜欢的、趋向的,而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的想要逃避。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政治教师,我始终追求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二)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高中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在于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全人格。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青少年思想品质、人生观、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格等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的高中生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90后学生,他们有着独立的个性,开放的思维和叛逆的性格,同时他们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师生关系是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提供满足。因此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要进行互相交流,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可见师生关系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师生关系在学校的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却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传统上,我国的教育观念十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加之政治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任课班级较多,教师往往不注重与学生交流,忽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和素质教育与学生关系疏远。
二、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措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地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有较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道德,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那么如何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教师也不例外,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从维护他们的利益出发,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走上成功之路,感受成功的喜悦。
由于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首先改变这种观念,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去接近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
(二)教师要热爱学生
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于漪曾经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象一个契机、一个纽带,把教师和学生紧紧的联在一起,而这个纽带正是用伟大的师爱来建造的。我们要热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正象夏沔尊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三)教师要宽容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未成年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有不足是正常的。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应少加些指责、批评,多一些循循善诱。
我在刚毕业的那一两年,比较年轻幼稚,生怕学生不听话,所以急于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严”。一次下午课有两个学生睡觉,我二话没说过去狠狠的训斥了一通,结果不但没把学生怔住,反而眼看着学生摔门而走。所以切忌与学生计较,粗暴地训斥学生,这样将导致学生疏远你、敌视你。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教师人格美的体现。宽容有时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有力量。 (四)教师要示范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被誉为“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比如高中生爱上课时玩手机,教师严令禁止,可是收效总不明显。而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到上课不带手机,或者上课关机的话,给学生作出表率,相信效果会很明显的。或者是教师随意间捡起墙角的一块纸头,这一微小的行为都能深深地感染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无声胜于有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有力地说服、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教师都必须注意自已的形象中,起到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而作为政治教师,更应利用好课堂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功能。
(五).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的要求和难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先进行教育改革,积极提高思想素质;提高个人专业水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政治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有深切的理解,吃透教材,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这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并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其次,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不断给自己“充电”,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用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课堂吸引学生,而不是枯燥的灌输和没有新意的简单重复。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向他人学习不断的反思、总结,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才会不断地成长,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总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高中政治课堂应从教师做起,从我做起。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素质,还要有热爱学生、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让师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去开启智慧、去润泽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