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鸿
袁枚说:“作诗不可以无我。”同样,作文也不可以无“我”。一篇议论文,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扬什么讽刺什么,首先应该是准确鲜明、富于哲理的,但理性的花朵需要有感情的活水滋养才会更鲜艳。要想写出一篇佳作,缺少了饱满的感情是不成的。
下面文字为一篇题为《倾听自己的心跳》作文的最后一段:
倾听着自己的心跳,充实着自己的记忆,用自己的左手温暖着右手,穿过西风凋碧树的季节,穿过为伊憔悴的隘口,待一生走完,你会在蓦然回首之间发现,原来人生是这样变得完整而走向更文明。
这段文字,寓深刻哲理于浓浓的诗情画意中,融入了作者深切的感受和真挚的感情,既给人启迪又让人感动。
一篇作文在论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时这样写道:
一幅摄影作品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带着迷人的微笑翩翩起舞于一破败的教室里,缕缕阳光透过没有玻璃的门窗洒在她的裙褶上。多么美丽安静,多么富有诗意——你也许这样想。但当你知道这教室是被轰炸后废弃的屋子,当你知道房外的巴格达是怎样的局势时,你还会这样想么?也许你会感慨这美丽和诗意是多么的脆弱,一颗炮弹就可以使它灰飞烟灭;也许你会叹惋:小女孩脸上那迷人的微笑还能盛开多久?她那温馨的梦能否不被炮火惊醒?她那纯净的心灵能否不飘进一片战争的乌云?战争,摧毁的竟是这般美丽这般纯净的事物!物质的毁灭可以重建,但心灵的创伤能否愈合?
文段通过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描述,巧妙地把美与丑、善与恶、浪漫的诗意和残酷的现实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产生了动人心魄的力量,抒发了作者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战争的危害也通过这富有浓郁感伤色彩的笔调揭示得如此深刻,如此惊心。真情最动人。
我们写议论文,如果既能思想深刻,还能做到感情充沛,融情于理,情采并茂,就更能打动人心。这样的作文也就更富于作者的个性。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使议论文充满神韵
议论文离不开逻辑思维,但如果整篇都是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就会让人感到味同嚼蜡,难以卒读;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使议论文鲜活生动,很容易吸引并打动读者。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逐步培养形象说理的思维习惯。
鲁迅在《战士和苍蝇》一文中,针对反动文人对已故革命家孙中山的攻击毁谤,写道: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现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深刻的道理通过联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回味无穷。
余秋雨《漫步台城》中有一段话:
我突然有了一种感觉: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地方太挤了,而掩盖废墟的举动又太伪善了。
这段议论阐明的是不要掩盖废墟。作者联想到了祖母和老者,通过评价他们没有皱纹和白发的不可思议,说明自己的思想。由于利用了形象来说理,很自然地让读者认同他的观点。因为人们虽然可能对废墟这个事物不太了解,但是祖母和老者都是人们了解的,对重建废墟这个问题人们平时虽然可能没有思考过,但是一经作者用祖母和老者来类比,人们很快就和作者产生了共鸣,作者所持的观点也就在这种共鸣中被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下面是从两篇以“时间”为话题的议论文中分别摘出的两段话:
文段一:时间是公正的,如果你充分利用了时间,你就会有所收获;如果你浪费了时间,你就会两手空空,后悔一生。
文段二:时间是一把双刃剑,既奖励勤奋者,又惩罚懒惰者。时间是天使也是魔鬼,它为耕耘者留下丰收的田野,为懒惰者留下荒芜的戈壁;它赠给跋涉者以醉人的花香,也会把投机者引入绝望的沼泽。
文段一的道理是说清楚了,但没用联想与想象,内容空泛,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而文段二却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抽象的时间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说理精辟透彻,语言也显得文采飞扬。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也讲:“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倘若议论文没有文采,怎么能吸引人看,又怎能立论千古呢?从某种角度来说,修辞是一种睿智,个性也算一种品格,只要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的文章自然会“文质彬彬”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