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刚
高考作文的优秀卷一向为大家所关注、咀嚼、玩味、学习、品赏,一向是师生的最佳快餐。你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近几年的优秀作文,就会发现,有很多作文中整句的运用是十分突出的。或排比,或比喻,或反复,或用特殊的句式连排,或古诗词的连用,或段与段的整句对应等等,使得这些优秀卷多彩多姿,摇曳纵横,妙笔生花。
下面试以近几年高考作文优秀卷为例,分析一下高考作文整句的运用,让这道亮丽的风景熠熠闪光,以期能为正在拼搏冲刺的广大高三学生照亮前行的路。
一、 古诗词连用整句
在一些优秀作文中,时常发现有些考生利用古诗词,适时引用,形成整句,既展示了考生丰富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迷人的灵动风采。
如2000年山东一位考生的优秀作文,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冷香飞上语文》)
再如广东一位考生这样写道: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样的?’丘迟会说‘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答案在风中飘扬》)
考生在高考作文中恰如其分地引用古诗词,是增强文采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通过整句的形式来运用,那更能锦上添花。
二、 排比式整句
排比式整句主要是通过修辞的方式来连缀展示。一是内容上排比,增强了丰富的内涵;二是意义上的递进,增强了说服力,渲染了气氛,提高了气势。
如2002年一位上海考生这样写道:
“面对大海,所有的侏儒都成了巨人;面对大海,所有的巨人都成了侏儒。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是阔瀚,什么是博爱;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感受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征服;只有面对大海,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人生起伏,什么是潮起潮落……” (《面对大海》)
再如湖南一位考生这样写道:
“生死之间,邱少云选择了死,选择了光荣;孔繁森选择了贫穷的山沟,选择了泽被后世;海伦选择了站起来,做精神的巨人。……但也有人把人民骑在身下,作威作福;有人由网络天才,蜕化成流氓黑客;有人从清廉高官,沦落为铁窗囚犯;还有人为争为抢,抛头颅,洒冷血,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心如雪》)
又如一位重庆考生这样写道: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双相同的眼睛。不同的国度给了我们不同的眼睛。或许大洋彼岸美利坚的阳光正在你眼中折射成永远活泼自信的微笑;或许北欧的冰雪正在你眼中融化为沉静与深邃;或许长江昆仑的清风正在你眼前幻化为中国式的内敛与神秘。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土地,不同的风不同的雨不同的阳光,灌溉出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并在上面牢牢地打上了民族的标签。”
(《解读世界的眼睛》)
排比,在考生的笔下演绎出那么多方式,但更重要的是演绎出了深刻、丰厚,给人无限启迪。
三、 比喻式整句
比喻式整句,就是运用一系列比喻,用形象、具体、感性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深邃的内蕴的语段。
山东一位考生的《零的断想》,是这样写的:
“在刚刚启蒙的孩童眼里,零是一轮金灿灿的太阳,是热乎乎的鸡蛋,是一朵盛开的向日葵,是一颗圆形的巧克力,是妈妈炸的香喷喷的甜圈,也或许仅仅是一个圆圈……”
“在迷茫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世界充满了怨言与不满的人的眼里,零永远是一个令人消沉的符号。在他眼中,零是一个无底的深洞,是一个黑乎乎的陷阱,是一个令人恐怖的血盆大口,是一个能置人于死地的枪口。”
这一系列的比喻,足以看出考生非凡的想象力。
有位考生写什么是“语文”也用了比喻句:
“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
比喻,是令人遐想的,它特别钟爱文学,是文学语言的最好注脚。如果在高考中能够有一颗本色的心,有一颗捕捉自然的美丽的心灵,我们相信,一切美的事物都会在你笔下汩汩流出。
四、 假设式整句
假设式整句,就是利用假设的句式,利用排比、推理的方式构成的相对整齐的句子。
如湖南省一位考生的《我心如雪》中这样写道:
“如果你是雄鹰,就选择蓝天;如果你是海鸥,就选择大海;如果你是溪流,就选择清澈;如果你是腊梅,就选择清寒。如果你是你,一个不愿失去人格,一个不甘平庸不会被腐蚀的你,就做个清纯无比的你。”
江苏省有一篇十分特殊的文章《10减1等于……》就用了假设句式。
“你知道十减一等于几吗?九。对,可也不完全对。如果是树上的十只鸟,被枪打掉一只,这里的十减一就不一定是九,而可能是一只鸟也没有。如果是鱼缸里的十条金鱼,死了一条,问还剩几条金鱼,那么十减一还是等于十。如果是夜里点燃的十只蜡烛,被风吹灭了一支,问到天亮还剩几支,那么答案是一,因为其余的蜡烛都燃尽了。如果是桌子的十个角,砍掉一个角,那么十减一还是不等于九,因为我们将看到十一个角。好了,如果现在再问你十减一等于几,你还会想到九吗?你还有其他的答案吗?”
假设式整句,主要是侧重用假设的形式来组织语段,是通过“退一步,进一步”的方式来完成假设命题的,通过推理、论证,达到自己的目的。
五、 对比式整句
对比式整句,就是用对比形式的整齐语句来构成语段,正反鲜明,从而收到突出文意,强化主题的效果。
2002年有位考生这样写道:
“有人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有人追逐名利,勾心斗角。有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人恪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有人选择平庸,有人拒绝平凡。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间。遗臭万年还是留芳百世,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皆系于一瞬。”
六、 诗式整句
有的聪明考生大胆运用诗的语言构成整句式文段,使作文饱含诗情画意,文采飞扬,故颇受阅卷者青睐,而获高分。
如一位贵州考生这样写道:
“梦是天边漂浮的一朵悠悠的黄云/梦是山沟里升起的一缕淡淡的青烟/梦是巫山峡壁上缀着的那团闲适的白雾不知何时来,何时去,去向何方/梦是三月绚丽的风染绿了的秃枝,拂开了红桃白李银梨粉杏的芳裙/梦是一道伸向河里的若隐若现的彩虹……”
又如一位黑龙江考生的《哨在口 旗在手》开头这样写道:
“葡萄牙人走了/意大利人走了/西班牙人也走了。
葡萄牙人带着无奈离开世界杯/意大利人满含着泪水踏上了归程/而留给狂热的西班牙人的只有愤怒。
黑哨走了/黑旗来了。黑旗接过黑哨的班/毫不犹豫地高扬起手中的旗子。”
王勃的《滕王阁序》骈词骊句,文采华美,而成千古佳作;今天的莘莘学子,妙笔生花,整散结合,定能使自己的作文亮点多多,夺人耳目,受人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