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 鸿
最近这些年来,“语文的诗意”“诗意的语文”这样的话语,常常出现在语文报刊上或有识之士的嘴中,听起来的确有味,读起来也很有劲,可是过后一想,还是不得要领。什么是语文教学的诗意呢?
想来所谓诗意大概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真,二是情,三是美,四是无功利。
用诗意的这样几个特点来对应语文教学,大致也是可以的。语文教学应该真,应该有情,更应该美。所谓“真”,就是不做作,不虚夸,不弄假,不故弄玄虚,遵循规律,实事求是;所谓“情”,就是感受“情”,交流“情”,表达“情”。“情”和“真”又是常常不可分享的。所谓“美”,当然首先是指内容的美(美的文章,美的感情,美的文字等),但也包括教学过程的美,这是一种流动的美、过程的美、动态的美。做到这三点的语文课,的确体现了语文课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学科的特征;具备了这些特点的语文课,肯定是高境界的语文课。
我还觉得语文的“诗意”应该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
我最最担心的是,在“诗意”这美丽的旗号下随心地糟蹋语文课堂,使得浮夸风盛行,使得语文课虚无飘缈空洞无物。因为追求诗意,教学就可以.漫无边际(这里绝不是鼓吹所谓目标教学和所谓“一课一得”,我虽然对建构主义不得要领,但对所谓“目标系统”“目标教学”却一直是不以为然也绝不主张的);因为追求诗意就对任何问题的理解都是“答案是丰富多彩”,鹿可以是马,马可以是鹿;因为追求诗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失业”,也可以“失责”;因为追求诗意,可以抛弃文本,天马行空;因为追求诗意,语文可以退出语文课堂的舞台,让歌舞说唱成为主角。如此,我们倒不独不敢做诗人,连“诗意”也只能敬而远之了。
说到最后,还是要回答一个最实在的问题:什么是诗意的语文?语文的诗意怎样体现?我以为语文的诗意体现在每一节平平常常、实实在在、或许看起来交没有什么诗意的课堂之中。我的意思是,让每一节课使学生获得一点享受,得到一点收获,受到一点启发,产生一点感悟,应该就是语文的诗意了。要让学生听我们的课常常热泪滚滚,心潮起伏,荡气回肠,那自然好,但不容易,甚至不大可能。“真理总是朴素的”“平平常常才是真”,语文的诗意是否也是如此呢? |